建立從種植到加工的質量追溯體系
兵團棉花質量指標達到“雙29”
一包棉花,從哪塊地里來,后銷往何處,掃一掃二維碼全知道。記者11月10日在六師共青團農場八連采訪時獲悉,今年兵團建立了棉花質量追溯體系,“種好棉”有獎勵,許多種植戶嘗到了甜頭。
剛剛賣了新棉的職工袁家強興高采烈地對記者說,年初連隊與他簽訂種植協議,全部按棉花質量追溯體系要求種植管理。
“按棉花質量追溯體系要求種植,交售棉花時,在市場價的基礎上,團場給予質量獎勵,如果公檢后棉花的質量指標達到‘雙29B’,每公斤再額外給0.2元的獎勵。”袁家強給記者算了筆賬,“在同樣面積的土地上,種植纖維長的品種,棉花質量提高了,種植戶的收入也相應增加。按平均畝產量483公斤算,扣去成本,每畝地凈賺2400元。”
今年,兵團以棉花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質量提升為重點,在7個師的21個團場開展棉花質量追溯試點工作,采取加強田間管理、強化采收期質量管控等有力措施,推進棉花質量產量“雙提升”。棉花纖維長度、斷裂比強度是衡量棉花質量的重要指標,決定著棉花的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,根據中國纖維質量監(jiān)測中心的公檢數據,截至11月2日,兵團棉花纖維平均長度達到29.39毫米、平均斷裂比強度達到29.36cN/tex,質量指標達到“雙29”,達到優(yōu)質棉標準。
記者在采訪中發(fā)現,共青團農場的所有棉包都貼上了二維碼,實現從種植到加工的全過程質量追溯。新疆國興集團準噶爾棉麻有限公司質量追溯平臺負責人郭超介紹,隨著棉花質量追溯體系建立,職工們都有了“種好棉”的意識,因為只有優(yōu)質才能獲得優(yōu)價。
強化棉花質量管理,已經成為棉花加工企業(yè)的自覺行為。新疆準噶爾棉麻有限公司共青團分公司軋花廠工作人員曹慶峰介紹,為保證棉花質量,公司積極落實兵團各項制度政策,強化質量主體責任落實,強化加工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質量管理,不收購超水、超雜棉,讓職工實實在在享受到優(yōu)質棉帶來的紅利。
兵團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監(jiān)督處副處長陶衛(wèi)國說:“推廣規(guī)范化、標準化棉花生產模式,建立棉花質量追溯體系,將終端環(huán)節(jié)對質量的要求傳導至職工,這樣就能使產業(yè)上下游結成更為緊密的利益共同體,進而促進兵團棉花產業(yè)健康發(fā)展。”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發(fā)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互聯網。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,我們會盡快刪除。